《佛遺教經》解說第63句【忍之為德,持戒、苦行,所不能及。】 The Buddha's Last Bequest 63

2019082210:16
 
     ★ 菩提僧團所譯的經典,以及巴利佛經,除了幫助他人學習戒律、定力和智慧外,不應該用於其他目的!並請保留:完整的經文內容和參考說明,非常感謝! ★



       

《佛遺教經》淺譯與解說【第63句】( 請調高畫質至25分12秒

    [63] 忍之為德,持戒、苦行,所不能及。

    【譯文】{修持戒定慧的忍辱,斷除『心』中無明的功德──
    是一切​徒具虛文、外在的宗教形式、徒勞無益的教條禁戒;
    或是盲修瞎練、身體上的苦行,都無法企及、相提並論的!}


    〖解說〗{所謂:『忍辱』是忍辱修戒定慧,捨離『心』中的貪瞋痴;
    而不是所謂:『忍辱』外在敵人或偽經《金剛經》所說歌利王的傷害。

    《中部經典‧譬喻品‧第二十八經‧象跡喻大經》說示(看見色身無常才能捨棄瞋恚):
    〝諸賢!若其他者對彼之比丘或呵責、罵詈、瞋恚、惱害者,彼應如次知之:
    『予此耳觸生,即苦受生,由其緣生,而非無緣,是何緣乎?是緣於觸!』
    彼次應知➊ 『觸是無常』,➋ 知『受是無常』,➌ 知『想是無常』,➍ 知『行是無常』,➎ 知『識是無常』。
    依於彼界而心滿足、清淨、靜止、安定。
    諸賢!若其他者,以所不欲、所不受、所不好;以拳觸、以土塊觸、以杖觸、以刀觸等,有此者,彼如次知之:
    『此身體,如拳觸於其身體,如此之結果,是有如是身體也;
    又以土塊觸之,如此結果;又以杖觸之,如此結果;
    又以刀觸之,如此結果,是有如是之身體也。』〞

    《增支部經典‧五集‧初五十經篇‧五支品‧五隨煩惱經》說示(五銹就是指〝五蓋〞):
    五銹是〝不道德〞,除去五銹(愛欲、瞋恚、惛眠、掉悔、疑惑)才是真道德!
    而不是要去見外道所謂的〝本來面目〞!
    『(世尊說:)「諸比丘!黃金有如是等之五銹,為此等銹之所侵蝕,黃金不柔軟,又不堪加工,又無光澤,又脆弱,又不能作正當之使用。何等為五?
    即:鐵、銅、錫、鉛、銀……
    愛欲、瞋恚、惛眠、掉悔、疑惑等。
    諸比丘!心有是等之五銹,為是等銹、所侵蝕之心,則不柔軟,又不堪加工,又無光澤,又脆弱,又為漏盡而不能等持。
    諸比丘!心遠離是等之五銹時,其心柔軟,又堪任,又極光淨,又不易壞,為漏盡而能正確得定。
    如果,為證知所有應證之法,傾心於親證通智時,則各隨憶念所現起之適當禪相,皆能得以實現……
    彼若希求:『諸漏已盡故,無漏之心解脫、慧解脫,而於現法欲以自身通智而親證、具足而住。』則各隨憶念所現起之適當禪相,皆能得以實現。」』}


《佛遺教經》課誦本【淺譯與解說版】 The Buddha's Last Bequest
── 佛曆 2562.8.18(日)菩提僧團 ──
── 佛曆 2565.5.5(四)更新 ─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