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始佛法的全息宇宙觀 Holographical

2018120119:55
第一品 ✩   辯證法與「全息」的宇宙觀 ~
Dialectics & Holographical

一、 什麼是「辯證」的宇宙觀?

    「辯證」的宇宙觀,是一種「推論」的宇宙觀,錯誤認為:萬事萬物,只要循環「否定」下去,無窮的「否定又否定」,將會帶來人類文明的進步與提昇。

    不過,他們忽略一點,所有邏輯命題的條件,都必須是明確、已知的事實。

    如果,拿不明確、未知的事物,當作推論依據;那麼,結論將變得荒謬、不合理;或許,會變成人類的浩劫,也說不定呢!


插圖 1:「辯證」的宇宙觀。

    如圖所示,無窮的「否定又否定」,終將掉入虛無假設的「未知」漩渦中,無法自拔:

    ➊ 男人 + 非男人 = 人類(人類 + 非人類)= 宇宙(宇宙 + 非宇宙)= 超宇宙(超宇宙 + 非超宇宙)= ?(? + 非?)= 未知!

    ➋ 在這裡「非男人」概念,不僅,代表不是男人的「女人」;也代表除了男人的「人類」;代表除了男人的「宇宙」;更代表除了男人的「超宇宙」和「非超宇宙」……。

    ➌ 依此類推:「非人類、非宇宙、非超宇宙……。」也同「非男人」是一樣的情形!

    ➍ 所謂「未知」,是相對於任何「概念」的「否定」狀態,不一定是指,人類文明上的「未知」,例如:非男人 = 非男人之人類(女人)+ 未知……非宇宙 = 非宇宙之超宇宙 + 未知。

    ➎ 從這裡,可以看出:「唯物論、唯心論、中觀、空性、唯識、種姓歧視、辯證思維……」終將掉入,虛無假設的「未知」深淵,難以自拔。

卍        卍        卍


插圖 2:辯證法「否定之否定」示意圖。


二、 揭開「辯證法」的虛偽面紗

✩ 辯證法 Dialectic
∼(p → p) = ∼(p ⋁ ∼p) =
∼p ⋀ ∼(∼p)  = F (未知)

    (1)  肯定 p:已知狀態,對事物初步的描述。(例如,男人)

    (2)  否定 ∼p:已知狀態,對事物反面的描述。(例如,女人)

    (3)  否定之否定 ∼(∼p) :未知狀態,並不是原先的肯定狀態;而是,一種未知(或者退步、或者其他)狀態。(例如,不是男人又不是女人、不是人類、其他動物、植物、無生物、未知情況……。)可見,「破壞」並不會進步、「空性」並不能生有、「死亡」也不一定會重生呢!

    毛澤東出門必帶《金剛經》和《六祖壇經》並建議列入哲學十大名著,曾以開玩笑的口吻,問趙朴初:「佛經裡,有些語言,很奇怪,佛說:『第一波羅蜜,即非第一波羅蜜,是名第一波羅蜜。』佛說:『趙朴初,即非趙朴初,是名趙朴初。』先肯定,再否定,再來一個『否定的否定』,是不是?」

    「否定的否定 ∼p ⋀ ∼(∼p) 」可以不斷的「否定 ∼p」下去,變成一種「無限的循環 ∼p ⋀ ∼( ∼p ⋀ ∼(∼p) ) 」(無限否定、破壞下去)。

    用在唯物論,變成永無止境「階級鬥爭」的惡夢;用在唯心論,變成空亦復空的「畢竟空」;用在「吠檀多 Vedanta」,變成婆羅門利用「種姓制度」的分化機制,壓迫賤民的合理工具。

卍        卍        卍


插圖 3:種姓制度 Varna 控制社會的方法,
即是嚴密的「階級」辯證法(否定之否定)。


插圖 4:印度現代化與種姓制度傳統(網路資料)。


三、 不合理的邏輯推論

    「唯物論 Materialism」、「中觀 Madhyamaka」、「吠檀多 Vedanta」與「種姓制度 Varna」,皆來自「辯證法 Dialectics」,所不同的,是唯物、唯心 Mentalism、《奧義書 Upanishad》與種族特權之立場差別而已。唯物論、中觀與種姓制度,皆屬辯證幻想!


插圖 5:一張根據《梨俱吠陀·原人歌》,
所繪的瓦爾那 Varna 等級。
婆羅門是原人的嘴、剎帝利是原人的雙臂、
吠舍是原人的大腿、首陀羅是原人的腳。
至於賤民,則被排除在原人的身體之外。

    美國總統歐巴馬 Barack Obama,是黑白混血兒,按照印度教算是賤民,怎麼可能當到美國總統?


插圖 6:說謊一千次,真的會變成真理嗎?


1.     我是說謊者的謬論

☆ 說謊者悖論之一 ➾
一種「社會現象」。說謊一千次,變成真理嗎?

    ✩ 論證:
    有如下編號為a 與b 的兩個命題 a → b (若 a 則 b)

    a:  說慌是對的。
    b:  我在說慌,我說的是對的。

    (1)  因此,你們都是錯的。
    (2)  我們要選擇對的。
    (3)  只有選擇我,才是對的。
    (4)  所以,說慌是對的!

    結論:
    如果,對於邏輯,沒有檢驗;以後,我們自然會接受:「說慌,是對的!而且,認為說慌,是有效解決問題方式!」的悖論觀點。

卍        卍        卍


插圖 7:按照吠檀多的辯證思維,
上帝以外應該還有上帝,
不然上帝又是誰造的呢?
如果,再繼續推論下去,
佛外還有佛,應該還有成小佛、
大佛、超級佛的差別吧?


2.     對於大梵天創造論的奇怪推論

☆ 說謊者悖論之二 ➾
「吠檀多 Vedanta」與「空性 Sunyata」思想辯證。

    絕對精神的極致,就是絕對的唯物嗎?反之亦然,這叫「物極必反」嗎?講真如本性的人,將萬有和自性對立起來,失去諸法平等的立場,這就和種姓不平等、種姓歧視,如出一轍!

    ✩ 論證:
    有如下編號為a 與b 的兩個命題(否定之否定 ∼p ⋀ ∼∼p)

    a:  一切都是大梵天所創造的。
    b:  a 與b 兩個命題都是假的。
    (空性、非空非有、八不、中觀,如同:我是說謊者的謬論)

    (1)  根據邏輯排中律,b 要麼是真的,要麼是假的。

    (2)  若b 是真的,則「a 與b 兩個命題都是假的」是真的,
    則b 是假的,這與預設(b 是真的)矛盾;所以,b 不能是真的。

    (3)  若b 是假的,則a 與b 至少有一個是真的。又b 不是真的,所以a 是真的。

    (4)  a 是真的。所以,一切都是大梵天所創造的!

    結論:
    這是,大乘空性思想,會輸給商羯羅 Shankara 的根本原因。

卍        卍        卍


插圖 8:否定「因果」的奇怪推論。


3.     否定因果的荒謬推論

☆ 說謊者悖論之三 ➾
「不昧因果」與「空性 Sunyata」思想辯證。

    ✩ 辯證法:
    肯定 A、否定 ∼A、否定之否定 ∼(∼A) =  ∼B。

    ➊ 否定因果:
    a:  大前提:如因能變成果 (A),則因果不分,就沒有因果 (∼A)。

    b:  小前提:如因不能變成果 (∼A),則因果關係,不能成立 ∼(∼A) =  ∼B。

    c:  結論:「有」依「空」立 (C),故無因果 (∼B)。

    ➋ 謬論解析:
    a:  大前提(肯定):偷換「因果常見」概念。沒有,任何的「因」或「果」,能夠帶到下一秒鐘;只是,相應的因緣、條件,不斷的在變動而已!所以是「緣起」!

    b:  小前提(否定):偷換「因果斷見」概念。即使,一棵果樹未開花結果;並不表示,世上所有果樹,都不結開花果實!

    c:  結論(否定之否定):偷換「因果實有」概念。「因果」不斷在變動,怎能叫「有」?當然,也不叫「空」!

    ➌ 總結:    (1)  吠檀多派 Vedanta 商羯羅 Shankara,依據「空」的否定──「畢竟空」之外,認為,還有一個,超越「因果」的大梵天,隨其喜怒、賞罰世人!

    (2)  畢竟沒有,不落因果的「空」或大梵天。不昧因果的「緣起」,才是,佛陀正說。兩者觀念,截然不同,不要混為一談。


插圖 9:愛因斯坦大膽拋棄乙太舊說,
並以光速不變為出發點,創立了狹義相對論。
根據狹義相對論,光錐內部的每一點,
都可以通過小於光速的速度,
與當前事件建立因果聯繫。


四、 認識「全息」宇宙理論──簡介

    在一九八二年時,Aspect(阿斯拜科特)和他的小組發現,在特定的情況下,如果我們把基本粒子──比如說把電子──同時向相反的方向發射,它們在運動的時候能夠彼此互通信息!
    這個現象的古怪之處在於,它們之間的通訊聯繫幾乎不需要時間間隔,因為一旦超過了光速,就等於是能夠打破時間的界限。

    全息論的核心思想是,宇宙是一個不可分割的、各部分之間緊密關聯的整體,任何一個部分都包含整體的信息。全息宇宙論並沒有主張精神、意志的第一性,不是「唯心主義」!

    不是說:「上帝是投影者,我們世界就是上帝所創造的幻像。」既然,互為縮影,就沒有誰是投影者,誰是被投影者的問題?一沙一世界、一花一天堂,同樣也是投影者!

    即使,再渺小、微不足道的小東西,同樣,包含宇宙、甚至是上帝的全部信息。不能說,它渺小就不投影,不是嗎?(深者見深、淺者見淺!)

    所以,「緣起」的宇宙觀──萬事萬物互相關聯,這才是「全息」的宇宙觀!


插圖 10:「全息」雷射立體照相術,
所照出的「像」,是物體的光波。

    「全息」相片 Holography 是一種用激光,做出的三維立體攝影相片,全息照的「像」不是物體的「形象」,而是物體的光波。
    影像的立體感,不是全息唯一的特殊之處,更神奇的是,全息相片每一小部分,都包含著整個相片的完整影像。
    如果,我們把一朵玫瑰的全息相片,分割成兩半,會發現每一半都有整個玫瑰的影像。只不過這越分越小的相片,其影像逐漸模糊而已。

    從前,我們總認為:要瞭解任何事物和現象,最好方式就是把它們分解開,從而研究它們的每個組成部分。
    但全息理論告訴我們,如果把某個由全息相片式結構,組成的事物「解剖」開來,我們不會得到部分,反而會得到較小的整體。

    世界的每個「局部」,似乎都包含了「整體」世界!
    例如,將一根磁鐵棒折成幾段,每個磁鐵棒段的南北極特性依然不變,每個小段是它原來整根磁鐵棒的全息縮影,是整根磁鐵棒的成比例縮小。
    再如,一面鏡子碎了以後,每一面小的鏡片,仍然能夠被當成鏡子使用,每一塊鏡子的碎片,也可以看成整面鏡子的全息縮影。

    而我們身體裡面的每一個細胞,都是整個身體的全息。人的受精卵和它發育成的各種細胞相比較,其DNA是相同的。人體的每一個細胞,都包含了這個人,全部的遺傳信息,所以克隆(Clone 複製)技術,才可以利用一個細胞,複製出一個人來。


插圖 11:從三維投影看,
一個在四維空間中繞一個──
平面旋轉的四維超正方體。

    在這個「超級宇宙」之下,每一個物體,哪怕是一個小小的電子,都包含了整個宇宙的信息……。


插圖 12:世界線 (World line)
是愛因斯坦於 1905 年論文中提及的概念。
他將時間和空間合稱為四維時空,
粒子在四維時空中的運動軌跡即為世界線。
世界線、世界面、世界體積即為點、
線、面在四維時空中的路徑。
在物理學上,
世界線是物體穿越四維時空唯一的路徑,
因加入時間維度,
而有別於力學上的「軌道」或「路徑」。

    就像,一位詩人所說:
    「整個宇宙,存在於一杯葡萄酒中!」只是,這些信息,已經「模糊不清」,以至於我們根本不能解讀了!(就好比,當今的「佛教徒」已經迷失在「真實法海」裡了。)

卍        卍        卍


插圖 13:一沙一世界 ➾ 代表空間「全息」。


五、 佛法的「全息」宇宙觀──已知與「未知」

~碎形結構(Fractal)的空間全息、時間全息、時空全息~

    ☆ 碎形或分形(Fractal)幾何學理論 ➾ 直到1975年才由本華·曼德博 Benoit B. Mandelbrot(1924-2010)所提出,來自拉丁文 Frāctus,有「零碎」、「破裂」之意。

    ☆ 五蘊 ➾ 過去、現在、未來 ➾ 代表時間「全息」。

    ☆ 六根 ➾ 一沙一世界,一花一天堂 ➾ 代表空間「全息」。

    ☆ 「全息」的宇宙觀,離開「推論」或「假設」,是一種「實踐」的宇宙觀。

    ☆ 過去、現在、未來 ➾ 「全息」宇宙的「因果觀」,超越時空;並不需要,「有漏」的:乙太、阿賴耶識、種子、空性……作為「載體」!



插圖 15:雙手握無限。

    ❦❧ 十八世紀英國詩人威廉‧布萊克 William Blake《天真的預言》(Auguries of Innocence):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,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.

一沙一世界,一花一天堂;
雙手握無限,剎那即永恆。


插圖 16:剎那即永恆 ➾ 代表時間「全息」。

卍        卍        卍

✩ 「全息」的宇宙觀──即是「緣起」的宇宙觀:

    「相似境界、團體或個人,會互相吸引、物以類聚的真相。」
    亦即:「全息」宇宙觀:「人與我、心與物,互相影響、互為縮影、非唯心、非唯物、非空有、非本體。」是(地水火風)四界、緣起、中道、沙門、婆羅門義、四聖諦義,最好的說明!

    信息,怎麼來的?遠比,信息本身,更為重要!
    您是,怎麼知道的?遠比,知道什麼內容,更為重要!

    「全息」的宇宙觀,與「辯證法」最大的不同點是:
    不離開「五蘊、身心」找答案!

    既然,物以類聚、互相吸引、互相影響、互為縮影,何必要離開五蘊、身心找答案呢?窮究「空性」,還不如反求諸己,實在觀察五蘊、身心的真相。因為,五蘊、身心,實在包含一切佛法的要素,五蘊、身心,是宇宙萬象的縮影!
    (在牛頓「力學」裏,空間作用於物體,但物體沒有作用於空間;在愛因斯坦「相對論」裏,物質作用於時空幾何,使時空幾何產生形變,而時空幾何也作用於物質,造成引力現象。物質促成了「時空幾何」彎曲,引力現象的「超距作用」,如同電磁場一樣,是以光速傳遞。)


插圖 17:沿著快速加速的──
觀察者的世界線,來看的時空。
豎直方向表示時間。
水平方向表示距離,
虛劃線是觀察者的「世界線」(時空軌跡)。
圖的下四分之一,
表示觀察者可以看到的事件;
上四分之一表示光錐,
將可以看到觀察者的事件點。
小點,是時空中的任意的事件。
世界線的斜率(從豎直方向的偏離),
給出了相對於觀察者的速度。
注意看!時空的圖像隨著觀察者,
加速時的變化。

    我們六根對六境,就好比電視畫面一樣,接收的是「全息」波動,經過大腦,才把波動,轉換成六境影像。


插圖 18:「辯證」的宇宙觀 ➜
代表貪、瞋、痴,片面的知識與見解!
所以是「偏息」,無窮的推論與否定,
帶來人類的浩劫與災難。

    可見,大腦在有意、無意間,信息已經過篩選,把原來的「全息」,過濾成「自我」希望的型態。

✩ 「全息」是什麼呢?
是「全」宇宙、「全」維次的時空信息。

「自我」希望的型態是什麼呢?
    是貪、瞋、痴,帶有偏見,片面的、狹隘的時空信息,所以,不是「全息」,而是「偏息」。

    「全息」的宇宙觀,接納「未知」與無常的不確定性,如實知見(具足觀智),不試圖征服(具足聖戒)也不逃避(具足正定)。

    「全息」的宇宙觀,認為所有的信息,會在「全」宇宙、所有的時空散佈,「自我」透過六根,所感知的範圍,只不過是「全」宇宙時空,微不足道的「一小綽」。
    反之,「自我」所造的任何善惡業,不管自己、他人是否知道,而在「全息」宇宙,早就,響若雷鳴了!


插圖 19:乙太(光乙太,或譯以太
Luminiferous aether、aether 或 ether)
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,
所設想的一種物質,為五元素之一。
十九世紀物理學家,認為它是一種──
曾被假想的電磁波傳播媒質;
但後來,沒有任何觀測證據表明「乙太」存在,
因此「乙太」理論被科學界拋棄。

    因此,因果、罪福,並不是、也不需要透過「有漏」的:乙太 Ether、空性、阿賴耶識,或者大梵天神,作為「載體」來傳播!
    (乙太,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,所設想的一種物質。十九世紀物理學家,認為它是一種,曾被假想的電磁波的傳播媒質。但後來的實驗和理論表明,沒有任何觀測證明「乙太」存在,因此「乙太」理論,被科學界拋棄。)

    因為「全息」宇宙的時空~
    既然,是「多維次」的時空,所以,因果、罪福的傳播,除了不可以離開時空以外,根本不需要其他形式、假想媒介物質來傳遞!

在這裡,很得注值意,所以佛陀說:

「此有故彼有(苦),此生故彼生(集);
此無故彼無(滅),此滅故彼滅(道)。」

    ✩ 所謂「未知」──是指「無常、苦、無我」一切五蘊、諸法的本質!同時,也是指我們「注意力」所達不到的範圍。
    反之「已知」──是指我們「注意力」所能達到的範圍。


插圖 20:「全息」的宇宙觀 ➜
代表無常、苦、無我,與戒定慧!
接受並肯定未知,承認緣起甚深、
自我的渺小和無知,學習緣起中道的精神,
帶來健康的人生觀與解脫涅槃。

    承認「未知」、接受「未知」、認識「未知」、觀察「未知」──成就觀智、解脫涅槃。
    (佛法非「空性」,也不是「不可知論」者。)
    而不試圖,解釋「未知」、探究「未知」、操控「未知」、改變「未知」、貪求「未知」、逃避「未知」──帶來,輪迴苦海!

(如來對於「四類十問」不予回答:
➊ 時間是有限、無限?
➋ 空間是有限、無限?
➌ 如來與眾生死後為有或無?
亦有亦無?非有非無?
➍ 本體與身體為相同?還是不同?)


插圖 21:心不可能脫離身,而單獨存在,
不論此身為肉身、中陰身、意生身或天色身……。

    「既然,有所知;必定,有所不知!」沒有一件事,能夠離開「未知」,即使是,二十一世紀的今天,依然如此。
    那麼,我們為何不好好接納「未知」?帶著虔敬的心情,讓它成為習慣的常態、生活中的一部份呢?

    解釋、探究、操控、改變、貪求或逃避,是企圖改變「未知」的事實。
    所以,不要試圖解釋、探究、貪求或逃避;反而,應該多接受它、多了解它!

    在森羅萬象的宇宙中,絕大部份,都是「未知」的,而「已知」部份,又那麼渺小;所以「未知」,與我們生活,息息相關、緊密相連。
    即使,學問再淵博的人類,也不得不承認,在浩瀚宇宙中,他確實是無知的!所以,這就是「無我」精神的最佳表現!
    (量子力學,不能預測物體的確切性質,只能,預測物體的「統計性質」;不能,描述單獨量子系統,只能描述一個系統狀態的「機率分佈」。)

    接納「自我」,是渺小、不完全、無知和「未知」的觀念,很重要!
    這樣,才能隨時,讓自己保持在客觀的「無我」和「如實」的狀態。

✩ 能夠修到「法念住」 ☞
自然清楚以下這四句偈語~


有所見、有所不見,無所見、無所不見;
有所聞、有所不聞,無所聞、無所不聞;
有所覺、有所不覺,無所覺、無所不覺;
有所知、有所不知,無所知、無所不知

    ✩ 我們看任何事物的時候,等於在看它們的「否定」了!
    因為,看到「不是什麼」的時候,才能確切的說明,所看到的是「什麼」?
    (當看到「不是自我」的時候,才能確切了解,什麼叫作「自我」?……男人、女人、人類亦同。)

    所以,當我們在看「不是什麼」的時候,不可避免,就等於在宣告我們的「無知」!
    (當確切了解「什麼叫作『不是自我』」的時候,等於宣告,我們了解「所不知道的『無知』」一樣兩難和荒謬!……男人、女人、人類等概念,亦同。)

    同理,當部派佛教,忙著解釋「佛法是什麼」的同時,就給龍樹找到「佛法不是什麼」的立足點(有依空立);當代表龍樹的「空性思想」,正在說明「佛法不是什麼」的時候,就給印度教吠檀多派的商羯羅,找到「梵天創造論」的立足點(假必依實)。
    於是,商羯羅論破「空性思想」、取代「大乘」教義,復興了主張「種姓制度」的吠陀傳統;此外,還包括:唯識、因明、如來藏,通通都被一網打盡,收入在印度教的體系之內。這是,當初部派佛教,忙著註解「佛法是什麼」(阿毗達摩發智論、大毗婆沙論……)的時候,可曾經想到的嗎?

    ✩ 可見,談論佛法「是什麼?」或「不是什麼?」都跟「真實」佛法、根本思想與「生活」主題,毫不相干!
    佛法,不是在解釋,宇宙森羅萬象「是什麼?」或「不是什麼?」的學問。

    ✩ 佛法,只不過在說明一件事:
    「五蘊身心的緣起、四諦?(即:你怎麼知道的?)比解釋,五蘊身心的內容,是不是什麼?(即:你知道的是什麼?或,不是什麼?)來的更為重要!」
    而且,這正是解脫涅槃,與輪迴苦海,兩者之間,根本的差別所在!

✩ 問大乘教徒:您~~

怎麼知道佛陀呢?從別人聽來的嗎?
從故事傳說的嗎?或自己想像的嗎?

怎麼知道涅槃呢?從別人聽來的嗎?
從故事傳說的嗎?或自己想像的嗎?

卍        卍        卍

✩ 問印度教徒:您~~

怎麼知道梵天呢?從別人聽來的嗎?
從故事傳說的嗎?或自己想像的嗎?

怎麼知道吠陀呢?從別人聽來的嗎?
從故事傳說的嗎?或自己想像的嗎?

✩ 您怎麼知道的呢……?

怎麼知道?
遠比~~
知道什麼?
~~更為重要!

✩ 佛陀的「全息」宇宙觀:
「宇宙身心、互為縮影──
不離開五蘊、身心、生活找答案。」


插圖 22:不離開五蘊、身心、生活找答案。

這是,諸佛的教導:
「正法,要在生活中去實踐!
而不是,拿來做學問,或做研究。」

如果,知識只從書本上獲得;
那麼,一切只是理論、空談,或幻想罷了!


(辯證法與「全息」的宇宙觀終。 ~)

♡~~~~~~~~~~~~~~

第二品 ✩   全息宇宙觀 ☞ 生命的藝術
The Art of Life ~整理自 YouTube~

☆ 凡是你所排斥的 ➾ 就是:你所要覺察與學習的!

✩ 法則一、    如何透過別人,認識自己?

    「從外在看內在,從別人看見自己。
    透過別人,你才能認識真正的自己。」


    你從別人身上,看到的其實是自己──

    我們對別人的某種特質有意見,其實,是他們使我們看清自己,也有這種特質;並且,我們對自己的這種特質有意見。

    你所有的人際關係,都是一面「鏡子」,
    透過它們,你才能認識真正的自己。

    你在發覺對方的過程中,不知、不覺,你也是在發掘你自己。

    去了解:他的感覺、想法,你也更了解自己,你們相互成為對方的鏡子。
    如果,你覺得伴侶對你失去熱情,可能是因為,你也對他失去了熱情。

    事實上,那些令你厭惡的人,是在幫助你,他幫助你了解自己,讓你發覺你的陰暗面。
    這也就是:為什麼當我們跟一個人越親密,就越容易產生厭惡,因為他也讓你看到:「自己的真面目!」
    別人最惹你討厭的地方,通常也是你最受不了自己的地方。

卍        卍        卍

✩ 法則二、    您不能,容忍什麼人?

「你是什麼樣的人,就會認為別人是什麼樣的人;
你不能容忍他人的部分,就是不能容忍自己的部分。」

    一個品德不好的人,就會懷疑別人的品德;一個對別人不忠誠的人,也會懷疑別人對他的忠誠;一個不正直的、不正經的人,就會把別人的任何舉動都「想歪」──因為,他就是那樣的人!

    一個對別的女人,有非份之想的男人,自然而然地,也會猜疑自己的女人。老遇到討厭事的,往往是令人討厭的人。

    喜歡挑人毛病的人,其實:「自己才是最有毛病。」
    如果,你很愛發脾氣,你會認為別人常惹你生氣,是別人做的每一件事,成為你憤怒的理由。

    其實,並不是說每一件事都是錯的,而是你會投射,你會把隱藏在自己內在的東西,投射到別人身上。
    你之所以,會譴責每一個人、每一件事,是因為,你自己有太多的怨氣,所以,即使是一點小事,也能引燃怒火。

    同樣,別人對你說什麼,也反映了他們的自身狀況,和他們的內心世界。
    他們批評你,很可能是因為:他們對自己不滿,甚至他們自己,就是他們所批評的「那種人」。

    當你內心走向良善時,你將停止批評別人,和對別人的批評產生反彈。一個真正良善的人,不管你對他怎麼樣,他顯現出來的,就只會是平和、良善,因為他就是那樣的人。

卍        卍        卍

✩ 法則三、    您喜歡,和誰相處呢?

「你內在是什麼,就會被什麼樣的人吸引;
你對外排斥什麼,對內就排斥什麼。」

    一般而言,那些我們相處愉快的人,正是反映了我們喜歡且接受的內在自我;而那些我們不喜歡的人,也反映出我們不愉快且不接受內在的自我。

    教雙方和諧相處,不如教他們讓自己內心和諧,那樣雙方自然會和諧;教他們如何增進彼此感情,還不如教他們增進自我成長,那樣,彼此關係自然會成長。

    當有人問我:要如何改善關係?
    我總會告訴他們:「首先,你要深入自己的內在。除非,你內在的問題先解決;否則,你不但無法改善關係,而且,會製造更多問題。」

    一個有控制欲的人,除非內在的空虛得到填補,否則就不可能放下別人,也難以解放自己;一個滿懷怨恨的人,除非內在憤懣的情緒得到抒解,否則就不可能停止怨懟;一個愛嫉妒的人,除非內在能找到自信,不再跟人比較,否則就不可能停止嫉妒。

每個人外在的言行舉止,
都是自己內在思想的呈現──

你如果無法信任自己,就很難信任別人;
你如果無法尊重自己,就很難尊重別人;
你如果無法肯定自己,就很難肯定別人;
你如果不能照亮自己,就不可能照亮別人。


    當伴侶們沒有了愛而彼此傷害,不用告訴他們要如何努力愛對方,而是應該要求他們先學會:「愛自己!」

因為,傷害對方,其實就是傷害到自己!

    你與每個人的關係,都反應出你與自己的關係──如果,你不斷與自己的內在衝突,那麼,你也會不斷地與別人衝突;如果,你自己內在的情感掙扎,那麼,你也會與別人,在情感上發生掙扎。

我們在感情中所遇到的問題,就是我們「內在的問題」。

    我們吸引的關係,都反映出我們擁有的特質,都呈現出我們的「內在自我」。

    所以,關係出問題的人,不僅要檢討你跟別人的關係,也要反省你跟自己的關係。

卍        卍        卍

✩ 法則四、    您喜歡,掌控別人嗎?

「你約束別人,自己也會被約束。
你越恨就越束縛,你越愛就越自由。」


當你掌控別人時,你同時也被掌控;
如果你綁住別人,別人也會綁住你。

    你想想看,當你控制別人,不准他們做這做那,那如果他們不照你說的話去做呢?
    你會怎麼樣?你就會不高興,對嗎?

    你的喜怒哀樂,是由別人來決定的,你認為:他們是被你掌控的嗎?

不!其實,你才是被掌控的。

以眼還眼,結果是大家都瞎了。

    如果,你不斷在記憶中,反覆咀嚼舊傷痛,你就是給了傷害你的人和事,一再傷害你的力量。

當你怨恨別人時,你也在束縛自己。

要怎樣徹底消滅敵人?

把敵人變成你的朋友!

    你會發現,那些最難得到原諒的人,正是你最需要原諒的人;
    最難放手的人,正是你最需要放手的人。

卍        卍        卍

✩ 法則五、    您不喜歡,別人的指責嗎?

「如果你很排斥,它就是你必須學習的課題。
如果你很欣賞,它就可以蛻變成愛。」

    我們主要的人際關係,反映出我們自己該學習的課題是什麼?

    無論,是你的老闆、同事、部屬、朋友、愛人、配偶或小孩,這些人所擁有的,你所不喜歡的個性、想法和行為,往往都是你需要學習的部分。

    他們會顯露你的陰影,會一再地重複你所厭惡的言行,來讓你學習。

    當有人指出你的錯誤,你很氣那個人,但,這是他的錯嗎?

    不!他只是幫你把「發霉的陰影」拿出來曬曬太陽!

    你不會因為,別人說你:「想盜竊海洋館裡的一隻鯨鯊。」而冒火!因為,那是你連想,都不會想做的事。

    但是,如果你太太說你旅遊出差,是想藉機去「豔遇」,你可能就會辯駁,甚至發火,為什麼?

    因為,這種事有可能發生,或甚至已經發生了!

    一般而言,越接近事實的指控,越有可能引起你的辯護和發火。

    所以,以後當別人指責你的時候,不要再像以前一樣,立刻去攻擊或反擊,你要開始反問自己:

「他們說的究竟是真的嗎?」

如果,不是真的,你又何必那麼「當真」呢?

    他們之所以,會被安排在你身邊,都是「有原因」的!

    因此,不要說:不喜歡就排斥,或試圖逃避他們。

    因為,他們都是「天賜的良緣」,你應該,好好利用這個機緣,來蛻變自己!

去愛一個你喜歡的人,沒什麼了不起;
去愛一個愛你的人,你也沒有任何成績;
去愛一個你不喜歡的人,你一定會在生命中,學到一些東西;
去愛一個無緣無故責備你的人,你就學到了生命的藝術!

卍        卍        卍

凡是你所排斥的?就是你所要學習與覺察的!

(全息宇宙觀「生命的藝術」終。 ~)

── 佛曆 2559.5.15(日)心燈整理 ──

──全文完─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