♨ 鄧惠文醫師語錄 ☞ 我不是故意要逃避

2015081814:47
 

    ♨ 迴避性人格障礙(英語: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; 以下簡稱APD),或譯畏避型人格障礙、逃避型人格障礙、畏懼型人格違常,屬於人格障礙的一種。

    【一】迴避型人格又叫逃避型人格,其最大特點是行為退縮、心理自卑,面對挑戰多採取迴避態度或無能應付。美國《精神障礙的診斷與統計手冊》中對迴避型人格的特徵定義為:

    1.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評或不贊同而受到傷害。
    2.除了至親之外,沒有好朋友或知心人(或僅有一個)。
    3.除非確信受歡迎,一般總是不願捲入他人事務之中。
    4.行為退縮,對需要人際交往的社會活動或工作總是盡量逃避。
    5.心理自卑,在社交場合總是緘默無語,怕惹人笑話,怕回答不出問題。
    6.敏感羞澀,害怕在別人面前露出窘態。
    7.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規之中的事時,總是誇大潛在的困難、危險或可能的冒險。

    只要滿足其中的四項,即可診斷為迴避型人格。

    有迴避型人格障礙的人被批評指責後,常常感到自尊心受到了傷害而陷於痛苦,且很難從中解脫出來。他們害怕參加社交活動,擔心自己的言行不當而被人譏笑諷刺,因而,即使參加集體活動,也多是躲在一旁沉默寡言。在處理某個一般性問題時,他們往往也表現得瞻前顧後,左思右想,常常是等到下定決心,卻又錯過了解決問題的時機。在日常生活中,他們多安分守紀,從不做那些冒險的事情,除了每日按部就班地工作、生活和學習外,很少去參加社交活動,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精力不足。這些人在單位一般都被領導視為積極肯干、工作認真的好職員,因此,經常得到領導和同事的稱讚,可是當領導委以重任時,他們卻都想方設法推辭,從不接受過多的社會工作。

    迴避型人格障礙的行為退縮性與分裂樣人格障礙的行為退縮性不同:前者並不安於或欣賞自己的孤獨,不與人來往並非出於自己的心愿,他們行為的退縮源於心理的自卑。想與人來往,又怕被拒絕、嫌棄;想得到別人的關心與體貼,又因害羞而不敢親近。

    (摘錄自:A+醫學百科 - 迴避型人格障礙)
    
    【二】案例說明:

    拿破崙出生在一個沒落貴族的家庭。
    當時,他的家族已經窮苦不堪,但是他的父親還是把拿破崙送進了地處布里恩的一所貴族學校。

    在這裡,拿破崙的同學都是一些富貴子弟,他們經常誇耀自己家庭的富有,嘲笑拿破崙家庭的貧窮。
    拿破崙的自尊心被深深地刺傷了。

    終於,拿破崙實在忍不了了,逃離這裡。
    他給父親寫了一封信,信上說:“我始終忍受著別人的嘲笑,他們無時無刻不在向我炫耀他們的金錢,譏諷我的貧困。

    父親,難道我在這些富有而高傲的人面前永遠只能謙卑地活下去嗎?”
    拿破崙的父親回信寫道:“誠然,我們很貧窮,但是你必須在那裡把書念完。”

    無奈之下,拿破崙在那所學校堅持了5年,經受了長期的折磨。
    但是那裡的每一次嘲弄、每一次欺侮、每一次輕視的態度,都使他堅定了改變命運的決心。

    既然無法離開這裡,那麼只有試著改變現狀,他要讓那些嘲笑自己貧窮的人看看,他確實比他們優秀許多。

    拿破崙沒有任何的空口自誇,只是在心裡暗暗地計劃著,決定把這些沒有頭腦而又傲慢的人作為通向權力、財富和名譽巔峰的橋樑。

    到了16歲,拿破崙成為法軍的一名上尉。也就在這一年,他的父親去世了。拿破崙不得不從他微薄的薪水中抽出一部分來供養他的母親。

    在軍隊裡,拿破崙發現很多人把空餘的時間都用在追求女人和賭博等事情上。
    拿破崙身材矮小,不討女人喜歡;經濟拮据,也沒有錢拿來賭博,所以拿破崙顯得很不合群。

    形單影隻的拿破崙選擇到圖書館打發時間,這使他獲益匪淺。
    拿破崙漫無目的地讀一些雜亂無章的書,並不是以讀書作為消遣的方式,而是把讀書作為實現自己理想的途徑。

    他決心將自己的才幹與能力展現給世人,並把它當作自己選擇圖書類別的指引。
    在圖書館的時光裡,他把自己想像成一個總司令,描繪出了科西嘉島的地圖,並在地圖上標明應當佈置防範的地方。
    他用數學方法對所有的一切進行了精確的計算,他的數學才能也由此而得到了發展。

    拿破崙的努力使他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,他的長官發現拿破崙與眾不同,決定把操場上一些極複雜的計算工作派給他做。他漂亮地完成了這些工作,於是又獲得了別的機會。

    就這樣,一切情形都因此而改變了。從前嘲笑過他的人,現在都簇擁到他周圍,想從他的獎金中分得一點;從前輕視他的人,現在也都希望與他成為朋友;以前貶低他矮小、無能、死用功的人,現在都對他表示尊重。他們都變成了他忠心的擁戴者。

    後來,拿破崙回憶這種轉變時,感嘆說:“我經歷了很多困難,但是我沒有逃避。
    我決不會失敗,除非我確信自己已經不敢去面對了。” 如果想控制自己的逃避心理,就需要從自身出發做出努力。

    
    【三】治療方法:
    
    由於具有逃避型人格的人大多伴隨著認知歪曲現象,所以,想要改善自己的逃避型人格,就必須扭轉自己的認知歪曲。
    對於逃避型人格的人而言,他們的認知歪曲經常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
    (1)經常會認為自己必須出類拔萃;
    (2)認為無論做任何都必須謹慎小心;
    (3)認為這世界上沒有誰值得相信,所以認為朋友可有可無;
    (4)盡量少介入他人事務,以免麻煩;
    (5)要求自己必須高效,對於金錢的利用尤其是如此。

    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,扭轉認知歪曲最好的辦法就是“反向觀念法”,就是指與自己原有的不良自我觀念唱反調。
    比如說,對於大部分逃避型人格的人來講,他們多是以自我為中心,所以應該逐漸放棄自己的這種心態,學習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。

    原來愛走極端,現在則學習從多方位考察問題。原來喜歡超規則化,現在則應偶爾放鬆一下,學習無規則地自由行事。
    通過反向觀念法,我們應把這些歪曲的認識改變為:

    (1)我希望出類拔萃,但是我也不能排斥眼前的平庸;
    (2)我必須做事謹慎,但是也不能完全提心吊膽;
    (3)雖然獲得知音的可能性比較小,但是我不能拒絕交各種各樣的朋友;
    (4)不管他人閒事,但他人有難,我當盡力相助;
    (5)我希望自己辦事高效率,即使效率不高,做總比不做好。

    採用反向觀念法克服缺點,就需要通過自我認識的方法來執行。
    先按照上面的方法找出自己的錯誤,然後再提出相反的改正意見,也就是更新自己的關鍵。

    在生活中,我們需要照著自己的新觀念去指導自己的言行。
    這種自我分析我們要有計劃有步驟的進行,幾天一次或一星期一次,也可以在心情不好或屢遭挫折之時進行。

    認識上的錯誤往往是無意識的,通過上述自我分析,就可把無意識的東西上升到有意識的自覺層次上,這有助於改進不良心理狀態。

    但是,想要矯正逃避型人格並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,需要你做出持之以恆的努力。

    你可以給自己安排一個具體的矯正計劃。
    比如說,如果你不願交朋友,就必須給自己制定一個交朋友的計劃。

    起始的級別比較低,任務比較簡單,以後逐步加深難度。
    你先從和熟悉的人聊天開始,然後逐漸學會和陌生人正常的交往,最後找到屬於自己的朋友。

    這看起來非常容易,但認真做起來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。
    你最好找一個監督員,讓他來評定你的執行情況,並監督你堅持下去。

    最終,你會扭轉自己的逃避型人格。(完) ~☕